孝感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信息分类
当前位置:孝感258信息港 > 孝感热点资讯 > 孝感行业资讯 >  古诗里的谐音字(03/10更新)

古诗里的谐音字(03/10更新)

发表时间:2025-03-10 04:37:47  来源: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文章更新时间:2025-03-10,话题:#古诗里的谐音字# 文章来源:网络汇总, 内容简述:古诗里的谐音字

古诗里的谐音字

古诗里的谐音字

 最佳答案:

      《乐府诗集?西洲曲》

      - 诗句:“采莲南塘秋,莲花过人头。低头弄莲子,莲子清如水。”

      - 谐音:“莲”谐音“怜”,“莲子”即“怜子”,表达了对情郎的思念。

      李商隐《无题》

      - 诗句: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”

      - 谐音:“丝”与“思”谐音,表达了思念之情。

      刘禹锡《竹枝词》

      - 诗句: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”

      - 谐音:“晴”与“情”谐音,暗喻感情的变化。

      温庭筠《新添声杨柳枝》

      - 诗句:“井底点灯深烛伊,共郎长行莫围棋。”

      - 谐音:“烛”谐“嘱”,“围棋”谐“违期”,表达了对情郎的叮嘱和思念。

      《子夜歌》

      - 诗句:“理丝入残机,何悟不成匹。”

      - 谐音:“丝”谐“思”,“匹”谐“匹配”,表达了相思之情。

      这些谐音字的使用,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,还丰富了诗歌的内涵,使读者在品味诗句时能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情感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